
毕业季 | 文心相知,与卿莫离
2021-07-09 谢晨晖
湿润的六七月,又是北语毕业季。
2021-07-09 谢晨晖
湿润的六七月,又是北语毕业季。
2021-05-06 谢晨晖
张恒源是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科学院2018级本科生,于2020年初加入语言监测与智能学习组(BLCU-ICALL)学习并开展科研工作。张恒源参与了国家级大创项目“面向汉语学习者的作文自动评分系统”并发表论文;此外他还参与了我组“文心·词典”相关研究工作,涉及词汇语义、文本生成等研究方向。
2021-03-21 孔存良
词典是语言学习者重要的工具之一,可以为阅读、写作以及日常交流提供帮助。传统词典需要预先编制词语的释义、例句,用户检索时按图索骥,找到自己需要的释义。然而,由于多义词的存在,用户在使用传统词典时,即便找到了词条,也未必能够找到合适的义项。比如词语此外,由于传统词典需要人工编制,使得词条、释义的更新速度缓慢,往往大幅落后于实际的语言使用。
2021-01-18 谢晨晖
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与北京语言大学续建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签约仪式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刘宏代表共建双方签署续建协议。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黄益方,语信司规划协调处负责人,北京语言大学相关职能机构负责人,国家语委在北语科研机构代表及平面媒体中心师生参加仪式。
2021-01-18 谢晨晖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凝聚了时代的缩影,而新词热语更是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勾勒出人们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也传达着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生活与工作的节奏,而科学界奋斗的脚步却不曾停歇,并在奋力拼搏的过程中越战越勇。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筛选出的2020年18个中国科技焦点名词,将这些奋斗的成果一一记录下来:
2020-12-31 崔悦 方雪至 朱君辉 谢晨晖
文本复杂度与正确性、流利度是衡量语言水平的重要指标,常被用在二语习得领域的各项研究中。文本复杂度无疑是二语习得领域众多研究者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但由于缺乏可用的计算工具进行复杂度特征的自动分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前人研究中一些结论的可靠性及分析的进一步深入。基于此,我组与图宾根大学陈小彬教授团队合作推出了中文CTAP—汉语文本复杂度分析平台。
2020-12-23
12月21日,“汉语盘点2020”活动继陆续发布了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之后,公布了2020年度国内、国际字词。“民”、“脱贫攻坚”、“疫”、“新冠疫情”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回顾一年来的国内国际大事,这些字词当选,可谓名副其实。即将过去的2020,人类经历了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在中国,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细细品味,无论是新词、流行语还是网络用语,万变归一,离不开“民”。
2020-12-16
作为年度“汉语盘点”活动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2月11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本次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依次为:新冠肺炎、抗疫、复工复产、民法典、网课、双循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抗美援朝70周年、六稳六保、嫦娥五号。
2020-12-14 田苗苗 孔存良 谢晨晖
2020年12月12日晚,北京语言大学杨尔弘教授于“全球中文教学线上交流平台(第十一场):基于语料库/数据库的国际中文教学与研究”研讨活动上做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基于语言数据的智能辅助学习初探。
2020-11-23
2020年11月19日,我校知识工程实验中心GPU计算集群使用培训于主南304举行,本次培训由信息科学学院宣传与信息化委员会主办,由张忠伟老师主持,近30位师生参加了此会。